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9月9日,以色列袭击了哈马斯位于卡塔尔多哈的领导团队,其目标显然是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等人。这表明以色列已经放弃谈判,决心不计外交或人道主义代价,彻底摧毁哈马斯。
这次袭击不仅让通过调解解决问题的前景变得黯淡,也让人质获救的机会更加渺茫。同时,袭击也损害了美国与卡塔尔的关系,并让美国本已承压的地区政策变得更加复杂——华盛顿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外交影响力早已面临挑战。因此,这次袭击与其说是对哈马斯的一次战术打击,更像是以色列发出的一份战略宣言:它将继续扩大战事,即便这意味着停火希望的破灭,以及让其最亲密的盟友来承担后果。
以色列过去也曾试图在关系相对友好的阿拉伯国家暗杀哈马斯成员,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些失败的先例,让以色列的决策者们对此类行动一直持谨慎态度。1997年,以色列在约旦安曼试图刺杀哈马斯领导人哈立德·梅沙尔,行动失败后两名摩萨德特工被捕。约旦当时是仅有的两个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的阿拉伯国家之一,也是以色列在情报领域的亲密伙伴,但约旦政府仍威胁要切断与以色列的合作。为平息约旦的怒火,以色列蒙受屈辱,被迫释放了包括哈马斯精神领袖艾哈迈德·亚辛在内的数名重要囚犯。2010年,以色列在迪拜刺杀哈马斯军事领导人马哈茂德·马卜胡赫,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批评,其中就包括阿联酋这个关系相对友好的阿拉伯国家。
然而,2023年10月7日事件后,以色列的风险评估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向来以言辞强硬著称,但过去在动用武力方面一直持谨慎态度。尽管他是以色列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但他从未发动过大规模战争,并且一直顶住右翼政客占领加沙的压力。然而,10月7日之后,以色列却在整个地区全面开战。除了在加沙的战争已导致超过64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外,以色列还袭击并摧毁了黎巴嫩真主党的目标,并在当地持续进行低烈度军事行动;同时,它还打击了也门胡塞武装的目标,对叙利亚发动了数十次空袭,并轰炸了与伊朗核计划及领导层相关的目标。
以色列声称,最近这次袭击是为了回应两名据称来自约旦河西岸的枪手在耶路撒冷一个公交车站杀害六人的事件。然而,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这起恐怖袭击是由哈马斯在约旦河西岸以外的领导层策划的。相反,以色列对多哈的空袭再次表明,内塔尼亚胡政府正试图完全依靠军事手段来消灭哈马斯。这次袭击也是做给国内的政治右翼看的——他们是内塔尼亚胡的核心支持者,大多认为只有彻底摧毁哈马斯才能保障以色列的安全,而这样的行动恰好向他们证明,政府并未放松对这一目标的追求。
然而,哈马斯至今仍是加沙最强大的武装力量,要将其彻底摧毁似乎并不现实。部分原因在于该组织仍获得部分巴勒斯坦人的支持。但更大的问题在于,以色列政府一直拒绝让巴勒斯坦权力机构进入加沙,也未曾寻求其他巴勒斯坦实体来取代哈马斯。这使得哈马斯被动地维持着其在加沙地带最强巴勒斯坦行动者的地位。一旦以色列在加沙部分地区的存在减弱,哈马斯便会卷土重来,这反过来又需要以军投入更多部队和更长时间的军事行动来压制该组织。
尽管这次袭击在政治上意义重大,但对于改变加沙当地的军事局势却收效甚微。当地的哈马斯武装高度分散,其在多哈的领导人即便身亡,也难以对前线行动产生实质性影响。事实上,早在10月7日之前,哈马斯内部的权力重心就已经从海外领导层转移到了加沙本地的指挥官手中。
然而,这次袭击无疑会阻碍停火谈判的进程。尽管哈利勒·哈亚本人幸免于难,但这次行动发出的信号不容忽视:以色列并未认真对待谈判。
如此一来,以色列的首要目标之一——解救人质——如今变得更加遥不可及。哈马斯手中仍扣押着约20名幸存人质,以及另外30名(包括两名美国公民)在囚禁期间死亡的人质遗体。这些人质的命运取决于停火,而现在停火的前景却更加渺茫。
这次袭击也揭示了以色列在加沙重启地面行动的真实意图。此前有观点认为,以色列加强军事行动是为了向哈马斯施加更大压力,以迫使其在人质问题上达成协议。然而,多哈空袭表明,以色列的目标显然并非迫使哈马斯改变谈判立场,而是要削弱其军事能力和对加沙的控制。
袭击造成的外交后果也同样严重。在多哈发动袭击,无疑是对卡塔尔的公然羞辱。而卡塔尔与埃及一样,是此次和谈的主要阿拉伯调解方。就在袭击发生前,卡塔尔还在一直敦促哈马斯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建议。
然而,自10月7日以来,卡塔尔一直是以色列国内舆论严厉批评的对象。在哈马斯控制加沙期间,卡塔尔曾向当地提供了数亿美元的援助——尽管此举当时得到了以色列的默许。10月7日之前,以色列希望借此避免加沙出现人道主义危机,以维持当地局势的稳定。内塔尼亚胡甚至盘算,一个强大的哈马斯可以削弱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从而维持巴勒斯坦内部分裂的局面。然而,10月7日的袭击让这一策略彻底破产。卡塔尔对哈马斯领导层的资助和接纳,最终促使以色列在通报美国后发动了此次打击。
由于以色列事先向美国通报了此次袭击,外界遂有声音指华盛顿“批准”了这次暗杀行动。无论美国是否真正参与其中,只要外界形成了这种认知,就足以让美国在该地区的外交处境变得更加复杂。卡塔尔不仅协助华盛顿与哈马斯进行谈判,其境内还设有一座大型美国空军基地,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军事部署的核心。白宫发言人卡罗琳·利维特随后也强调,卡塔尔是“美国的亲密盟友,正与我们一道,勇敢承担风险,为促成和平付出巨大努力”,并宣称这次袭击“无助于推进以色列或美国的目标”。然而,如果美国确实对行动事先知情却未加阻止,那么在外界看来,这无异于默许了对其重要地区伙伴领土的攻击。
以色列决定在多哈打击哈马斯谈判代表,凸显了其军事战略与合作伙伴所奉行的外交路线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对美国而言,这次袭击让人质解救工作更加复杂,可能挫伤卡塔尔的调解意愿,也让华盛顿在阿拉伯盟友面前的信誉受损。展望未来,美国决策者必须权衡:继续支持此类行动,究竟能否推进其解救人质、稳定地区局势和维系重要伙伴关系等核心利益?抑或是,以色列当前的做法正在不断压缩外交空间,并加剧地区冲突的螺旋式升级?
作者:丹尼尔·拜曼,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教授。
网友看法
1、网友真心英雄:以色列捅的马蜂窝多了去了,啥事都没有[灵光一闪]
2、网友日新月益1:美国驻军卡塔尔,建有庞大军事基地,美军是要来保护卡塔尔免受侵犯,现在卡塔尔倒像是引鬼入宅引狼入室。
3、网友江远源五:米国糖衣炮弹系统技术还是米国,卡卡纯金怎么可能应急。[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4、网友真心说关键:阿拉伯世界一盘散沙,只有谴责再谴责,抗议在抗议,没有然后! 以色列已经分而击之,收拾完巴勒斯坦哈马斯之后,巴解组织也会被收拾。然后是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伊拉克…… 以色列后面站着漂亮国,阿拉伯世界后面站着谁呢? 一盘散沙的阿拉伯世界,沙特一多半屁股坐在漂亮国,约旦、卡塔尔基本上完全倒向漂亮国,所以,以色列真正成了中东小霸王。 伊朗本来可以坐大,可以他还想在中美俄三个大国中游刃,想火中取栗,觉着他冲在了对抗漂亮国的第一线,中俄就应该无条件支持他。可惜,他根本没有牌可以打! 欧盟现在已经做不到餐桌旁边了,中东各国只能上餐桌,被装入餐盘了。
5、网友巴人阳光:阿拉伯世界各打各的算盘,巴勒斯坦人内部也是派系分立互不买账。这样的散沙一盘,不是给以色列想打谁就打谁创造了条件吗?!最悲哀遭殃的还是老百姓!!
6、网友一片无:面对屠杀,世界人都束手无策,多么残忍的人类,多么残忍的世界。
7、网友博学的雪梨FW:哈马斯再信卡塔尔与美国和解才是傻子!
8、网友足智多谋天空nw:分析的全面,到位!只是一群群待宰的羔羊!应该统一起来,共同抵制才有希望和未来![祈祷][祈祷][祈祷]
9、网友钢花16:中东的马蜂窝只有一个,就是以色列,其与都是蜜蜂窝。中东霸主以色列。
10、网友hcc525323: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说明一个问题,以色列已经置被扣人质于不顾了。今后任何关于释放人质的谈判都是扯淡。
11、网友曹盂德:阿拉伯国家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投靠中国,大量购买中式装备
12、网友木山论道:以色列一个一个地试探中东国家实力,为统一中东做准备
13、网友扬家岭:以色列压根就没想停火,打击哈马斯只是借口,称霸中东才是目的,就连伊朗都可以轰炸,小小的卡塔尔算什么?
14、网友苍天对我在呼唤:这一次对美国影响深远,反美和反犹太人的会越来越多,
15、网友外向风筝2y8:就中东那些头钻进沙漠的驼鸟。习惯成自然。
16、网友飓风2832:以色列不是捅了马蜂窝,而是踹了棉花躲。
17、网友大河2847:这个世界没什么正义,公理,只看谁的拳头硬!古得雷斯出来说几句!
18、网友路过就踩踩:放心吧,又一个软蛋
19、网友znghng1987:学者[大笑]
20、网友单纯海洋nA:哪个专家说的?哈马斯=马蜂?
本财经资讯由精英财经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精英财经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